综合特约评论

跟着课本去旅行:探索“忧乐精神”背后的创新教育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9日 19:41(上海时间)
点赞 0
跟着课本去旅行:探索“忧乐精神”背后的创新教育

最近,“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出游方式在中小学生中颇受欢迎,岳阳楼景区推出“背记亭”活动,让传统名篇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其中,“跟着课本去旅行”的出游方式在中小学生中颇受欢迎。孩子们走出教室,把课堂知识带到真实的山水古迹中,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让学习变得更加活跃。

岳阳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依洞庭湖而建,仍保留着传统的木质“盔顶”结构,与湖景交相辉映,勾勒出独具韵味的景色。总台记者王芊多娃表示:“站在岳阳楼上,眼前是宽阔的洞庭湖,远处的君山岛若隐若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此刻,课本中的景象就在眼前生动呈现。”

而在景区外,背《岳阳楼记》免门票的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近年来,岳阳楼的“背记亭”从人工核对升级为智能系统,大家在数字人“范仲淹”的语音引导下完成背诵,完成度达到80%,即可免票入园。传统名篇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让课本变得更生动。

据统计,每年约有30万名学生走进岳阳楼开展研学活动,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景区也通过合理的错峰安排,保障学生与游客的参观游览体验。科技赋能下的教育创新,不仅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本内容,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亲近感和保护意识。

在洞庭湖博物馆,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湖区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今年国庆假期后,洞庭湖博物馆研学热度依旧不减,至今已累计接待学生1万余名。总台记者王芊多娃表示:“今天,洞庭湖博物馆迎来了400多名学生前来进行研学活动,学生们展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通过这样的教育创新,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本内容,也可以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亲近感和保护意识。同时,也体现了教育对于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如何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将其转化为对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感,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