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水变革:重庆如何用科技和创新实现生态环保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1日 01:08(上海时间)
点赞 0

重庆通过退捕转产、污水处理和产业链闭环减排等措施,成功改善了长江水质,打造出清凉业态和绿色化工园区。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渔民的退捕转产,曾经的水上人家如今也成为了他们的招牌。记者在调研时却一路感受着“清凉”。从城区到库区、山间,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清凉业态,而这都离不开一个字——水。
长江重庆段的一条支流,新增了漂流等旅游项目,在炎热的夏天里感受漂流带来的清凉成为周边游客的新选择。不仅如此,像农家乐、民宿等相关配套的亲水旅游业态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入境和出境的水质监测发现,长江在重庆奔腾了近700公里,水质却不降反升。这道关口是如何守住的?
整个重庆的入河排污口超过15000个,而像这样人迹罕至的排污口至少有数百个。除了安装在排污口的监控设备之外,工作人员定期地还要到现场来巡查,确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长江。通过对全市510条重要的河流和1600家重要的企业进行监测,它像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感知着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水质的变化情况。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情况,他们就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长江边上的化工企业一直都是生态治理的重中之重。在涪陵白涛,化工产业一直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不能一关了之,又不能影响环境,如何发展?于是,他们将附近所有化工企业全部纳入园区统一管理。这这里就是整个化工园区的综合污水处理厂,园区里60多家企业排放的废水全都集中在这里进行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等综合处理,这里一天就可以处理超过3万吨的工业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