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台新规:酒后骑行非机动车将被严查

北京公安交管部门日前开展夜间酒驾整治行动,不仅对机动车进行检查,也将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骑行者纳入了筛查范围,发现多人酒后骑行非机动车。针对这种情况,专家指出,酒后骑行不但违法,还极易引发事故。
近期,北京公安交管部门开展夜间酒驾整治行动,不仅对机动车进行检查,也将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骑行者纳入了筛查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得在道路上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这一行动引发了广泛讨论,很多人都觉得骑车的速度比不上机动车,但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身体失控、反应变慢、判断迟钝,这些酒精带来的危险从不挑车型。
事实上,去年12月,在北京延庆区一条空旷街道上,一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驶入对向机动车道,随后撞向隔离带内倒地,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后经血液酒精含量鉴定为149mg/100ml,属醉酒驾驶。这类事故的发生,让人们开始重视起酒后骑行非机动车的问题。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朝阳交通支队安全监督管理中队中队长王泽地表示,特别是对于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来说,电动自行车的驾驶是需要一些平衡技巧来操控的,而且这些车辆对于驾驶人来讲,没有保护措施。人饮酒以后,神经平衡能力受影响,如果这个时候再驾驶电动自行车的话,大大地增加了操作失误、自行摔倒,或者撞其他固定物的风险。
为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北京交管部门自今年7月起,启动了非机动车十类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在持续查处逆行、闯灯等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骑车拍照、多人并排骑行、追逐竞驶、人行道骑行、酒后骑行等纳入严管范围。夜查酒驾违法时,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也会被同步纳入筛查范围。
交警表示,酒后骑行非机动车,一旦遇到突发情况,驾驶人往往无法及时作出正确反应,极易引发事故。因此,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决定,对于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行为,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