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揭秘黑土地保护的新征程:从 "可量化边界" 到 "精准治理"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5日 22:05(上海时间)
点赞 0

最近完成的地表基质调查为我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提供了详细的资源 "家底", 黑土地质量中等及以上区面积占比88.66%, 下一步将注重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农业产业布局、生态修复、碳汇评估等有效融合
黑土地被誉为 "耕地中的大熊猫", 自然资源部6月25日表示, 覆盖我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的地表基质调查已于近日完成。这个历时3年的项目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 "家底".
调查范围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 总面积41.1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黑土地总面积的38%。此前, 黑土地的边界长期缺乏统一标准。此次调查根据黑土层厚度大于等于20厘米, 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15克每千克的指标, 首次划定了黑土地的 "可量化边界".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副总工程师侯红星表示: "我们划定了黑土地的稳定区、较稳定区、脆弱区以及退化区, 稳定与较稳定区(面积)占比86.34%, 黑土地质量中等及以上区面积占比88.66%." 调查发现, 黑土地的水土侵蚀, 沙化, 盐碱化等退化问题与地表基质结构类型密切相关, 将为精准治理提供新视角.
调查相关成果可为开展黑土地分等定级、建档立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 项目成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黑土地剥离工程、后备耕地遴选、耕地质量管理等多个场景中应用推广。下一步, 将更加注重成果与国土空间规划、农业产业布局、生态修复、碳汇评估等有效融合, 将耕地保护理念由 "表层治理" 向 "基质管理" 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