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特约评论

揭秘医保骗保的黑色产业链:利用“回流药”牟利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31日 06:43(上海时间)
点赞 0
揭秘医保骗保的黑色产业链:利用“回流药”牟利

最高人民法院披露了4起典型的医保骗保案件,涉及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和非法销售药品等违法行为,这些案例揭示了医保骗保的黑色产业链和司法机关对此的严厉打击

近年来,医保骗保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涉及金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同时把追赃挽损贯穿办理案件全过程和各环节。

在一个典型的案例中,艾某忠出资设立某医院后,便盘算上了骗保“生意经”。他们到周边县区,以各类幌子四处吸引、招揽患者住院,还“动员”本医院的职工及家属“住院”。通过虚增药品、检查项目,将报销金额提升至医保报销上限,以骗取国家医保基金。短短两年间,该医院虚报金额高达970余万元,其中700余万元骗取成功、200余万元还未拨付。

另一案例中,戴某寿参与“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的不法分子。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情况下,戴某寿通过微信联系上下家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并租用仓库作为场地,雇佣他人负责打包、邮寄药品。经核实,戴某寿将所收购的“医保回收药品”销售给冀某洲、彭某等人,共收款390余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提示,个人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医保骗保犯罪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所涉罪名集中化,主要为诈骗罪;二是犯罪主体多元化,参保人员占比较大;三是犯罪手段多样化,职业骗保专业化;四是犯罪数额巨大,社会危害严重。这些特点凸显了医保骗保的黑色产业链和对医疗保障制度的严重威胁。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进打击整治医保骗保犯罪工作,坚决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同时,也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如实享受医保待遇,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医保骗保行为。

相关标签

健康法律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