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碱性水保健功能成谎言

碱性水因宣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而走红,但专家指出其保健功能缺乏科学依据
近期,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临近,各种饮用水的销售大战再度激烈。但有一种因宣传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而走红的饮用水——碱性水,其保健功能真伪引发了广泛讨论。根据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沈立荣的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碱性水主要分为三类:人工添加小苏打粉调配的人工苏打水、通过电解工艺制作的弱碱性水以及天然弱碱性水。然而,对于碱性水能中和胃酸、降尿酸等宣传,沈立荣明确指出,这些说法不能脱离剂量这一关键前提,实际上根本无法通过饮用少量的碱性水来达到理想的健康效果。
在营养学领域,虽然存在将食物划分为酸性或碱性的分类方式,但这仅用于分析食物化学成分,并不意味着食物会直接改变人体的酸碱平衡。事实上,人体拥有一套精密的调节系统,使得血液、胃液、尿液的pH值保持稳定,不会因食用酸性或碱性食物而出现明显波动。因此,市面上宣称“长期饮用碱性水可改善酸性体质”的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支撑。
对于消费者的健康选择,专家祝金城建议,白开水是最佳的饮水选择。由于它能够在保证洁净无菌的同时保留水中的矿物质,而且经济实惠。在选择其他类型的水时,也应根据自身需求考虑,不应盲目追求某种未经证实的健康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碱性水商家虽然很少直接在产品标签上宣传保健功能,但仍通过各种间接方式暗示其有益健康。因此,相关部门需持续普及科学饮水知识,帮助公众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念,避免被不实宣传所误导。通过科普和监管,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饮用水的真相,做出理性的选择,维护自身的健康权益。
总而言之,碱性水的保健功能并非它被宣传的那样神奇,其背后的科学原理需要更多人了解。通过这个事件,我们也看到,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批判性思考和依据科学证据做出判断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被不切实际的营销手段所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