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十五五”规划建议:高质量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中国的发展擘画了蓝图。专家解读“十五五”关键部署: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并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最近,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讨论成为热点话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五五”时期中国的发展擘画了蓝图。这份蓝图中提出了哪些新目标、作出怎样的新部署?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首要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点任务,《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朱民表示,最重要的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做大事,所以最关键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五五”规划建议未来的五年有哪些关键部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分领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中国经济而言将迎来怎样的新机遇?“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科技创新怎么干?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进行了解读,他表示,“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适配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要把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要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变化的一个新特征的要求。
对于如何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朱民表示,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和竞争的时代,特别在地缘政治下,科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未来五年,科技特别重要的方面是要在几个核心前沿领域突破,走到世界的前沿。人工智能是当今最大的大潮,一年前普遍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大概落后美国两三年左右。但今天完全不一样,我国有深度探索算法和大模型,有华为和国内芯片的服务器,有中央“数据二十条”的政策优势,人工智能基础有了,所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快。
特别是在“AI+”方面,现在已经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现在的人工智能模型都是大语言模型,用语言精准描述一个东西比较难,但是用图像就会特别明确。所以,如果能够进入到图像算法的话,中国的人工智能会有跳跃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