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中国推出 "托幼一体化" 新模式:解决育儿困境还是增加负担?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0日 18:38(上海时间)
点赞 0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试图破解“带娃难”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是否真正能解决育儿的困境,还是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这种“托幼一体化”的新模式,究竟能否真正解决中国家庭面临的育儿困境?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托位数已经达到573.7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6%。同时,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也达到了98.5%,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这些数字似乎表明,中国的托育服务体系正在迅速扩张。但是,问题在于,这些新增的托位是否真正能够满足家庭的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试图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例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已经提高到每孩每月2000元。此外,今年起3周岁前每孩每年还可以领取3600元补贴。这些政策似乎是为了支持家庭,但是,它们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带娃难”的问题?
专家认为,托育服务不仅要“托得上”、“托得起”,更要“托得好”。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只有当托育服务质量得到保证时,家庭才会感到安全和放心。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提高托育服务质量,以及增加专业的托育人才队伍建设上。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幼有所育”战略正在逐步推进。但是,这项工作还需要久久为功,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需要共同努力。只有当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托育服务时,我们才能说“带娃不再难”。
相关标签
社会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