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城市更新引发的新场景:从修旧补缺到提质增效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4日 15:16(上海时间)
点赞 0
城市更新引发的新场景:从修旧补缺到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通过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合理利用存量资源和开发新型消费场景,城市更新正在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工作迎来新要求,城市更新这一“抓手”需要精准发力。今年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城市更新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实现从修旧补缺向提质增效的转变。

社区服务功能补短板是今年住建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自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106个完整社区试点共建设改造老年服务站、社区食堂、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1246个。在四川宜宾翠屏区象鼻街道大地社区,中午11点半刚过,老年助餐食堂就热闹了起来。这个社区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食堂,还充分整合盘活各类公共资源,精心打造了“15分钟生活圈”:幼儿园、大型超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等便民业态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各地还特别关注存量资源的再利用。在江西吉安,当地在完整社区建设过程中,将城市小微闲置的地块改造成便民休闲空间。通过居民民主协商,这些闲置空地即将变身“运动场+生态停车场”的复合空间。

今年以来,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加速,不少地方出现了一些以往未有的消费娱乐“新场景”。不仅成为城市新的文旅体验、消费方式,还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旧水塔现在能干什么?在浙江温州市龙港市的水塔城市书房里,一场“走马灯”科学实验小课堂还在热闹地进行中。这个人气满满的书房是由城市一座老水厂的废弃水塔改建而成,截至目前,已经吸引市民达2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00万。

口袋公园也可以成为城市文化新坐标。今年以来,各地还积极建设各类精品口袋公园,特别是统筹利用城市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绿地,将它们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打造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地标”。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建设口袋公园3420个。截至6月底,全国共计已建设口袋公园5.4万余个、绿道14.2万余公里。在安徽马鞍山的这个口袋公园,门口是一面书写了《陋室铭》的大型书法景观屏风墙,不时会有路过的市民在这里驻足观赏。

相关标签

社会文化环境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