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中国算力飞跃:如何用 "数" 说出强劲新动力的故事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9日 15:12(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国算力飞跃:如何用 "数" 说出强劲新动力的故事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机遇。数据显示,仅12颗计算卫星就能实现744万亿次计算,带动西部地区新增算力超过七成。

"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据悉,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每秒钟能实现744万亿次计算,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全球80亿人同时用普通计算器可能要耗费4000年时间才能完成的运算量。

据专家分析,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数据显示,在 "十四五"期间,从塞外草原到云贵高原,30多个 "算力新城"如串珠般崛起,这些新兴城市的数字经济企业营收已经达到近100亿元。

但是,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的算力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答案在于 "东数西算"超级工程。这一工程不仅改变了算力的地理布局,更是生产力要素的一次重构。例如,在甘肃庆阳,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城已经成为数据标注、影视渲染、低空经济等452家新兴企业的聚集地。

中国的算力已经出口到中亚和欧洲,成为全球数据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一系列成就背后,是数字革命对各个行业的深刻影响。从生产一线到生活的每一瞬间,数字技术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澎湃算力正为中国经济发展积蓄新的更强劲动力。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如何平衡数字化带来的就业机会与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最后,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算力发展将继续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的潮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丰富,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相关标签

科技国际财经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