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特约评论

华北雨季为何“过于慷慨”?专家:全球气候变化是关键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8月29日 07:11(上海时间)
点赞 0
华北雨季为何“过于慷慨”?专家:全球气候变化是关键

今年华北雨季从7月5日开始,已经持续55天,较常年明显偏长。专家指出,这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偏北等因素密切相关

今年的华北雨季确实让人“大开眼界”。7月5日,华北雨季从内蒙古中部拉开大幕,截至8月28日,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那么,今年华北雨季为何时间长、湿度大呢?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同时,入汛以来至8月28日,我国共出现29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其中10次降水过程强,两次降水过程特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今年华北雨季的“不普通”之处。

那么,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专家表示,这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西偏北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副高北界向高纬度拓展,为副高北抬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支蓉分析,今年春季以来,赤道太平洋持续呈现“西暖东冷”的海温异常分布,此类海温配置使得东亚夏季风偏强,并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

此外,地形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西倚太行山脉、北靠燕山山脉,呈“西北高、东南低”的阶梯状格局。当暖湿气流向北推进时,受山脉阻挡强迫抬升,一方面通过绝热冷却促进水汽凝结,另一方面可能在山前形成辐合中心,促进对流发展,从而形成降水。这种地形抬升效应与天气系统配合,进一步放大降水效率。

那么,这种情况会成为今后华北雨季的常态吗?支蓉表示,雨季的持续时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以华北雨季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前后,华北雨季持续时间呈减少趋势;2011年以来,整体呈增加趋势,未来也会有再次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减缓和适应措施,才能更好抵御极端天气带来的风险。

最后,面对每一次极端天气过程,我们必须贯彻政府主导、预警先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相关标签

环境健康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