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智能辅助驾驶滥用调查:揭秘 "托管" 方向盘的真相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5日 15:32(上海时间)
点赞 0

近期,一些车主滥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导致安全隐患。究竟智能辅助驾驶是否意味着可以将方向盘完全 "托管"?当前技术水平能否支撑驾驶员 "躺平出行"?记者展开了调查采访,并揭露了一些车主通过使用电容感应绒布、配重环等方式刻意规避DMS监测的行为。
根据近日的一起事件,一辆私家车在高速上发生偏差,撞上路边护栏,造成财产损失。经调查发现,驾驶员在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后竟酣然入睡。这种滥用智能辅助驾驶的行为,不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更对自身和公共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记者实测了3个品牌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结果显示,在手离开方向盘十几秒后,车辆中控屏均出现 "请接管方向盘" 的提示;当记者低头或侧头几十秒后,系统也会语音提示 "请注视前方"。然而,一些车主通过使用电容感应绒布、配重环等方式刻意规避DMS监测,低头玩手机、闭眼休息甚至躺平睡觉。
为防范智能辅助驾驶被滥用,不少车企已推出以视觉识别、多模态生物识别、物理反馈联动为核心的DMS解决方案,通过精准监测与分级干预,最大限度避免风险。例如,某品牌采用多模态生物识别方案,融合红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方向盘电容传感器,构建 "视觉+触觉" 双重监测网络。
尽管技术不断迭代,完全依赖系统仍不现实。受访专家指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人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时仍为车辆操作主体,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一旦发生事故,驾驶人将面临法律追责,所谓 "神器" 并不能成为免责借口。
记者还发现,有些商家公开销售此类 "辅助神器",并附 "破解教程"。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车主们应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应滥用或依赖这些系统,而应该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