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吐槽新规:消费者须牢记法律底线

近日,大连一家烤肉店因消费者荆某在微信“表白墙”发帖吐槽菜品质量差而起诉至法院,并获判侵权,需赔偿5万元。专家提醒,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时应牢记事实为依据、理性为前提和法律为底线。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网络上的言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的挑战。最近,大连一家烤肉店因消费者荆某在微信“表白墙”发帖吐槽菜品质量差而起诉至法院,并获判侵权,需赔偿5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言论的思考:如何才能在网络上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荆某虽然是在学校表白墙上发表的言论,但由于该信息已经扩散并对烤肉店的声誉造成了实际影响,因此被认定为侵犯了商家的名誉权。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个人发表言论时需要注意事实的依据和理性的前提。不能随便发表不实的语言,更不能用贬损性语言来伤害他人的商业信誉。
在这个案例中,荆某未能举证该烤肉店的菜品有问题,也没有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调查,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发表不实的言论,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合理评价的范围。因此,法院判决荆某撤回已发表的内容,并向烤肉店公开赔礼道歉,在学校表白墙上连续15日发布赔礼道歉信息,并赔偿经济损失。这一判决充分体现了法律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和保护,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反思。
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提醒:“网络空间”非法外之地,个人通过网络发表言论时需牢记,事实为依据,理性为前提,法律为底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不满的情况,但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要让网络空间成为谣言和诽谤的滋生地。
因此,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注意言论的合理性和实质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