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北京中小学校园餐服务改革:让'小餐具蕴含大民生'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5日 09:38(上海时间)
点赞 0

北京中小学校园餐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学生不再需要自带餐具,'桶餐到班'成为常态。校领导和家长参与陪餐,监督餐食质量,让校园餐成为育人载体。
近日,北京市各中小学正在推进校园餐改革。记者走访发现,学生们不再需要自带餐具,这让许多家长松了一口气。同时,'桶餐到班'的方式也逐渐成为常态,工作人员将保温餐桶直接送至各个班级,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热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
据了解,北京市教委已要求中小学每餐均应有校领导班子成员同学生用餐,并对饭菜进行客观评价。这不仅能优化餐食服务,也能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同时,全市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成立了由学生和家长参与的膳食委员会,部分学校还邀请家长等走进校园,与学生共同用餐。
北京市第十中学晓月苑分校副校长崔永利表示,一副副餐具、一顿顿美味,承载着家长的期盼与孩子的便利,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民生工程。校园餐服务的精细化管理,将让校园餐成为润物无声的育人载体。
在这个过程中,'小志愿者分餐'也逐渐成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北京市延庆区永宁学校,孩子们轮流担任分餐员,在班主任的规范指导下,为排队取餐的同学们打菜。这不仅能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些措施,北京中小学校园餐服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它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饭菜,而是成为一种育人方式,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