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特约评论

浙大“声控胶囊”:听音乐治病成真?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6日 05:32(上海时间)
点赞 0
浙大“声控胶囊”:听音乐治病成真?

耳蜗启发的“声控胶囊”来了,未来你可能只需通过听对应频率的音乐,就能让身体释放恰当的药物。这个神奇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浙江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颇为有趣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出了一个名为“声控胶囊”的设备,能够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这个听起来有些科幻的技术,其实是受耳蜗毛细胞对声音振动的感知启发而来的。

该研究团队由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和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顾臻、研究员王金强等人组成,他们利用三维建模和高精度3D打印技术,成功地模拟了耳蜗毛细胞的纤毛结构,并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对不同声音频率产生共振的仿生人工纤毛阵列。这种阵列可以在100-6000赫兹之间产生振动,基本涵盖了人类听觉常用的频率范围。

通过将不同共振频率组合的纤毛集成到同一阵列中,研究团队发现,这种装置不仅能够对声音频率进行可视化解析,而且在共振状态下,还能加快液体流速,从而有效促进药物在液体环境中的释放与扩散。他们甚至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通过施加不同频率的声波刺激,可以选择性地触发这些药物的释放。

这个“声控胶囊”的潜在应用是非常广阔的,未来可能会被用于与脑机接口、电子药物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也许有一天,我们只需要听对应频率的音乐,就能让身体释放恰当的药物,这个想法虽然仍然有些科幻,但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在改善人类生活中的潜力是无限的。

然而,在我们赞叹这种技术的同时,也不禁要思考,其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对社会的潜在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确保科技进步真正惠及人类。

相关标签

健康科技教育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