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我国首次发布数字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和世界地图》,助力视障群体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3日 23:35(上海时间)
点赞 0
我国首次发布数字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和世界地图》,助力视障群体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之际,我国出版了首批《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采用数字盲文印刷技术,促进地理知识的无障碍传递。

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的到来之际,星球地图出版社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共同出版了《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批量发行无障碍的地图。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视障人士的关怀,还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推动社会公平与包容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据悉,这些地图采用了数字盲文印刷技术,能够让视障人士通过触觉感受到地理信息。中国地图以触感增效标注省级行政区划和重点地理标志,而世界地图则利用不同增效纹理来标注七大洲四大洋。出版过程中,两家出版社严格遵循国家地理数据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确保了地理知识的准确传递。

“视障人士无法像健全人一样通过影像建立空间概念,触觉地图作为一种专用地图,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提升空间认知能力和学习地理知识的障碍。”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包国红表示,“传统的触觉地图由于技术限制,信息量受到局限,而数字盲文印刷技术则有效提升了触觉地图的信息量和精度,也延长了地图使用寿命。”

此次发布的无障碍出版物不仅包括《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还有一同发布的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残联共同推出的无障碍版《触摸故宫珍宝》和《触摸<清明上河图>》。这些触觉书籍在还原故宫馆藏文物原貌的基础上,以凹凸点线等增效设计,辅以盲文和语音介绍,帮助视障读者多感官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主任王宏伟表示,此次发布的触觉出版物是我国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马拉喀什条约》的重要举措。未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更多无障碍文化成果落实落地,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平等共享文明滋养,更好融入社会。这种助力不仅是对视障人士的关怀,也是整个社会朝着更加包容与公正的方向迈出的一步。

相关标签

社会教育健康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