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政府的“投资于人”政策能否真正惠及全社会?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8日 08:09(上海时间)
点赞 0
政府的“投资于人”政策能否真正惠及全社会?

近期,“投资于人”政策受到广泛关注,人们期待着它能带来民生改善、消费提振和经济发展。但是,这项政策的效果如何?能否真正惠及全社会?

最近,我国政府提出“投资于人”的政策,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培训职业技能和保障民生。据报道,今年以来家电以旧换新已经超过1亿台,补贴多、消费热,是不是因为“投资于人”政策在发力?

事实上,“投资于人”的理念由来已久,一脉相承。无论是早年间建水坝、修公路、兴工业,还是近年来织密高铁网络、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质生产力,这些投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的做法,都是要以经济发展带动民生改善,本质上均属于“投资于人”。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培训职业技能等直接“投资于人”的举措,也是一以贯之。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越是经过实践检验,越能看清一项政策多元、长久的价值—— “投资于人”,助力改善民生、赋能个体。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如何消除后顾之忧,让大家腾出闲和钱,充分地发展自我、参与消费、乐享生活?“投资于人”正是管用的实招。

从今年起,全国将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千万人次以上;今年,安排中央对地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超800亿元;各地加力实施旧房改造和城市更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投资于人”的一系列举措,赋能亿万个体的职业技能与消费潜能,既“直给”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激发出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项政策的效果如何?能否真正惠及全社会?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才能让“投资于人”成为一个成功的政策。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