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全球经济新引擎:中国为亚太注入动力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9日 01:15(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增长期,保护主义思潮再起,亚太地区如何寻找新的发展动能成为焦点。作为这一地区的重要成员,中国以其对开放精神、科技创新和包容性发展的坚定推行,为亚太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

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低增长到保护主义思潮,再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如何找到新的发展动能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主要增长引擎的板块,其内部的合作与发展格局尤其值得关注。中国作为这一地区的重要成员,以其对开放精神、科技创新和包容性发展的坚定推行,为亚太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

在开放合作方面,中国一直是区域内的一道明显力量。通过不断深化与各国的经贸联系,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框架下的积极推进,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其对自由贸易和多边合作的承诺。这种开放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持。例如,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双方贸易联系的密切,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科技创新是另一个关键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迅速发展,如何把握数字化、绿色化等转型机遇已成为各国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的技术研发,也积极推动同地区其他经济体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生产力的跃升,也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在马来西亚,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极大便利了游客,激活了新的消费场景;在泰国,中泰合作的浮体光伏项目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与各方共享创新机遇、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包容性发展是亚太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面对地区内部发展不均衡的挑战,各方必须将包容性增长置于突出位置。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发展中经济体和弱势群体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共享发展成果。中国通过举办减贫研修班、推广菌草技术等具体项目,致力于促进共同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平台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东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潘荣德表示,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搭建了交流平台让更多国家共享发展红利。

展望未来,中国将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亚太提供新机遇。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一个持续迈向现代化、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将释放更庞大的市场潜力与合作机遇,为亚太乃至世界的发展带来更强劲的动力。这种前景不仅让人看到希望,也挑战着各国共同努力,书写亚太发展新的篇章。在开放中深化合作,在创新中破解困局,在包容中实现共赢,这将是亚太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调。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