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崛起:从舞台到工厂,再到家庭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家庭照护、工业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5年内,保姆机器人的成本将大幅降低,使其变得更加普及。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保姆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近期举办的“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集中展示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与多元化应用场景,并发布了《保姆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该报告指出,保姆机器人将在护理辅助、健康监测和社交陪伴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一人口结构变化激发了保姆机器人在未来家庭照顾中的现实需求与长期价值。同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企业竞逐赛道也将被细分,涌现出一批批“能工巧匠”,保姆机器人的成本也将以每年15%—20%的幅度降低。
在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也正从舞台“动起来”向工厂“用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品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即将从实验室迈入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应用的井喷期。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
此外,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集中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人形机器人、AI终端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创新实力。这些人形机器人不仅能供应啤酒、表演拳击,还能随着音乐击鼓、玩冰壶,尽管动作有些生硬,但技术水平进步显而易见。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在重塑科学研究底层逻辑和加速科学发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及企业发布十项“AI+科学”成果,覆盖量子计算、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为科学家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提供新机遇。
总的来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预见到一个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未来。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推动全球GDP年增长率提高,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