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G技术突破: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未来十年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等多技术融合创新
近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我国已经连续四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并且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6G技术试验。据悉,这项试验中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指出,6G是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新一代综合性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它将实现通信、感知、计算、智能等多技术融合创新,不仅服务对象从人、机、物拓展到智能体,而且服务空间从地面拓展到空天地一体化,进一步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目标。
根据计划,我国6G技术试验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键技术试验阶段,主要明确6G的主要技术方向;第二阶段是技术方案试验阶段,将面向典型场景及性能指标,研发6G原型样机;第三阶段是系统组网试验阶段,将研发6G预商用设备,开展6G关键产品测试。张云明强调,要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融合技术方案研究,一体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应用培育等工作,为6G标准化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6G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通信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它也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6G技术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保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如何实现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的技术融合等。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总之,我国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标志着我国在新一代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6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