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耗游”热潮席卷全国:电梯爬山、减速蹦极成新宠

近期,各大景区推出的“低耗游”项目,如坐电梯爬山、平缓式漂流和减速蹦极等,吸引了大量游客。这种旅行方式不仅舒适方便,还满足了人们对体验的需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一种被称为“低耗游”的旅行方式逐渐走红。这一概念强调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换取最大的心理舒适和愉悦感。在这种趋势下,各大景区纷纷推出创新的项目,如坐电梯爬山、平缓式漂流和减速蹦极等,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在浙江台州的神仙居景区,全长104米的“南天梯”自动扶梯,仅需短短几分钟,就能让游客轻松攀升至山峰的较高处,全程几乎不用耗费太多体力。这一项目的推出,不仅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满足了人们对便捷和舒适的需求。同样,在山西北武当山,游客还可以坐着山地滑板车轻松下山,在滑行中沉浸式感受山林清凉。
“低耗游”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减速蹦极体验。在河南宝泉旅游区推出的减速版蹦极,通过减速装置让游客只经历1秒自由落体便转为匀速下滑。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风险,还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种刺激的体验中来。在江西南昌梅岭生态旅游度假区,“躺漂”项目深受欢迎,这种漂流不怕翻船、不用划桨,游客穿戴救生衣和安全帽平躺在水面上,一边享受清凉,一边感受如画风景。
“低耗游”的流行,也衍生出了越来越多相关的“低强度、高体验”的项目。这不仅带动了旅游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还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和品质化出行体验的需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大众旅游已经进入了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新时代,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能够有一种轻松的行程。
“低耗游”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加,也体现在消费结构的转变。随着这种旅行方式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旅行中的舒适感与精神满足,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打卡效率”。从“打卡密度”转向“幸福浓度”的度量标准,为文旅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总而言之,“低耗游”正成为出行游玩的新潮流。这种旅行方式通过降低体力消耗和风险系数,满足了人们对轻松旅游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推动了相关设备的生产销售和安装。随着“低耗游”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这将给整个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