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生成式AI技术颠覆传统司法:革新与争议并存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6日 01:05(上海时间)
点赞 0
生成式AI技术颠覆传统司法:革新与争议并存

美国亚利桑那州高级法院的一起案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被用于创建遇害者的数字影像,引发了人们对这项技术在司法领域应用的关注和争议。尽管GenAI可以提高效率,但其可靠性和公平性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法律界和科技界共同解决。

今年5月11日,美国亚利桑那州高级法院的刑事量刑听证会上,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2021年一起案件中的遇害者克里斯·佩尔基,竟通过视频向法官作出了感人至深的陈述。这段视频并非佩尔基本人生前录制,而是其家人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根据他生前的语音记录、影像资料“重塑”出的数字影像,让他得以“亲口”道出心声。

这起案件引发了人们对GenAI在司法领域应用的关注和争议。美国西北大学普利兹克法学院丹尼尔·林纳教授指出,GenAI在美国司法体系中的应用广度已远超公众认知,这项技术有望让司法正义更触手可及。但是,GenAI的可靠性问题也频频亮起红灯。这项技术正成为虚假判例、牵强论证甚至完全虚构法律依据的“始作俑者”。人们既见证着效率革命,也面临着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司法伦理的新课题。

尽管GenAI带来效率革命与司法普惠的美好图景,但经验丰富的法律人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司法守门人”。从文件起草到判例解读,法律实践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事实核查、情理论证、价值权衡这些人类独有的专业智慧,始终是司法公正的核心支柱。林纳认为法官群体必须与技术共进,但绝不能沦为AI的提线木偶。确实,当GenAI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法律分析时,司法判决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将获得提升,但这永远离不开人类法官的最终裁量。

这是一个关于技术与法律、创新与传统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谨慎思考其可能带来的后果,特别是在像司法这样对公平正义要求极高的领域。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