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夜”态成为文旅“流量密码”

夜经济点亮夏日消费新空间
随着入夏,夜间经济逐渐成为各地探索的热点。天津、山东枣庄、福建福州、安徽黄山和江苏扬州等地都在积极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天津方面,海河夜游焕新颜,沉浸体验引客来。今年,沿线216栋建筑、13座桥梁及7座码头的灯光景观全面提升,打造海河IP,升级的海河游船融合天津传统曲艺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听相声、看表演,这个暑期,海河游船共接待游客33万多人次,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山东枣庄方面,灯火璀璨耀古城,特色表演绽光彩。入夜的台儿庄,璀璨灯火将古色古香的亭台楼宇、古街石巷装扮得绚丽夺目。广场上,“火龙钢花”表演引来阵阵喝彩,铁水泼洒空中,点亮夜空;山东快书、鲁南皮影、苏北大鼓轮番上演。这个夏天,丰富的活动带动古城人气攀升,7月份游客量较前月上涨35%。
福建福州方面,古厝夜游业态多,游人如织活力足。傍晚时分,三坊七巷依然热闹,红灯笼下人群熙攘,沉浸式小剧场也在古戏台上准时开演。近年来,福州持续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将三坊七巷、烟台山等片区作为夜经济建设重点,引入非遗作品展售、艺术快闪等新业态,7月以来,这里人流量已超342万人次。
安徽黄山方面,光影摇曳鱼灯舞,激活夜游新魅力。夜幕拉起,鱼灯点亮。传承800多年的非遗鱼灯已经成为了特色的夜游“文化名片”。黄山20多个古街、古城、古村落中,鱼灯串联起技艺体验、灯火市集等夜游新场景。今年暑期,非遗鱼灯体验带动游客量和总花费分别增长8.79%、8.98%,更吸引了大批境外游客前来。
江苏扬州方面,运河夜色焕新彩,灯火繁华续文脉。华灯初上,因运河而兴的扬州在夜色中焕发别样韵味。围绕运河文化,扬州全新升级运河夜景,打造沿河文艺表演和灯光秀,虚实共生的实时体验,更为夜游京杭运河打开了新维度。7月以来,“大运扬州”游船演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达65%;1到7月,古运河夜游项目营收累计近3000万元。
综上所述,各地通过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未来,如何继续深化和扩展夜间经济,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