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400年前的"进口货":凸钉玻璃碗见证古代丝绸之路

日前,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开幕,参展商带来全球好物。同时,一件来自波斯的1400多年前的"进口货"——凸钉玻璃碗引起关注。这件珍贵的 glass 器皿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往来。
今天(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盛大开幕,参展商带来一件件全球好物。与此同时,一件来自波斯的1400多年前的"进口货"——凸钉玻璃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件珍贵的 glass 器皿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往来。
据了解,这件凸钉玻璃碗出土于固原市南郊的李贤夫妇合葬墓,虽然在地下沉睡了1400多年,但依然晶莹透亮。整体呈透明的碧绿色,内含小气泡,内部壁光洁,外部有薄层的金黄色分化物。经检测,其材质为钠钙玻璃,与波斯玻璃成分一致,因此,凸钉玻璃碗应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进口"玻璃碗。
这件玻璃碗纪年明确,对确定此类玻璃制品的年代具有标尺作用,是考察当时东西方贸易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古代丝绸之路西北咽喉门户——波斯的风"吹"到了宁夏固原,那么,凸钉玻璃碗是如何从波斯来到固原的呢?这就得从墓主人李贤说起。李贤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曾长期执掌固原地区。
固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西北咽喉门户,是东西商旅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当时西北地区的商贸重地、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因此,李贤墓中出土"进口"珍品不足为奇。与凸钉玻璃碗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两件异域风格极强的"进口货":希腊神话、波斯生产、中国出土的串起三大文明的"胡瓶"和鎏金银壶。
从出土的"进口"珍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波斯萨珊王朝与北周之间有着频繁的商贸往来,也印证了宁夏固原在古代丝绸之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丝路驼铃到进博展台,跨越时空却精神共鸣。当我们凝视这只依然晶莹透亮的凸钉玻璃碗时,仿佛能听到古代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它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商贸往来。
在今天,进博会盛大开幕,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进博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进博会作为新时代的国际合作平台,续写着中国与全球共享机遇的篇章。从丝路驼铃到进博展台,跨越时空却精神共鸣。1400多年前,波斯的风沿着丝绸之路"吹"到了固原,1400多年后的当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焕发着新的生机。本届进博会,将有哪些"进口好物"首发首展?我们一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