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高校涉农专业大变革:迎合时代需求还是制造新怪象?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30日 16:38(上海时间)
点赞 0
高校涉农专业大变革:迎合时代需求还是制造新怪象?

高校涉农专业设置发生变化,新增“农业+”交叉融合创新培养,但是否真能满足时代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

近期,各大高校在涉农专业的设置上出现了不少新变化,在培养方式上也呈现出更多创新特点。湖南农业大学新增了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与产业需求对接更加紧密,而山东农业大学则新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但是,这些新兴涉农学科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否真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呢?

据悉,各大高校在培养方式上也在积极探索。北京大学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农业教学各个环节,而河南农业大学新设神农创新班,强调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华中农业大学开设“农业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农业、大生命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但是,这种“农业+”的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方式,是否真的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呢?

今年,国内高校新推出的涉农专业中,有一个本科专业特别火,就是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也被称为“宠物”专业。中国农业大学将扩招本科生500人,其中的50人将被分成两个班,专业聚焦城市化进程中犬、猫、马等伴侣动物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但是,这一新兴专业是否真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呢?

专家表示,期待随着新专业落地,有更多优秀学生参与进来,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理事刘晓霞表示,宠物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比如相关的医疗人才、行为训练人才,很多方面的人才其实都是需要配套增加。但是,这种“新兴”专业是否真能带来就业机会和满足时代的需求呢?

最后,值得思考的是,高校涉农专业的大变革,是否真的能够迎合时代的需求和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还是说,这只是一种新的“怪象”,只会制造更多的“新兴”专业,而不是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关标签

社会教育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