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如何让公众相信药品质量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日 09:37(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每年抽检各类药品20余万批次,国家药监局透露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近660亿美元。那么,这些数据如何转化为公众的信任?
9月1日,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从9月1日起至9月7日,全国各地将持续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药品安全科普活动。今年的主题是“药品安全 监管为民”。但是,仅凭数据和活动是否足以让公众相信药品质量?
记者从国家药监局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每年抽检各类药品20余万批次,医疗器械2万余批次,化妆品2万余批次,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9.4%以上。但是,这些数据是否能够真正让公众感到安心?事实上,许多市民仍然对药品质量持有疑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庆市药监局推出“重庆药监小剧场”系列短视频、“药品全科普专列”户外宣传等13项重点活动。湖南省药监局开放各类药品实验室,让公众近距离了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这些措施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公众对药品质量的信任度?
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近660亿美元,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认可度不断提高。但是,这些数据如何转化为公众的信任?显然,仅凭数据和活动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透明、公开的信息,以及更直接、真实的体验。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需要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标准。其次,我们需要提供更多有关药品生产、检验和监管的信息,让公众能够自行评估。最后,我们需要倾听公众的反馈和建议,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药品市场。
总之,提高公众对药品质量的信任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努力和改进。通过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更直接的体验以及更多的互动,我们可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药品市场,让公众真正感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