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特约评论

电力市场改革带来新机遇:企业寻找“时间差”降低成本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9日 17:39(上海时间)
点赞 0
电力市场改革带来新机遇:企业寻找“时间差”降低成本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山东省率先落地,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工商业用户如何降低成本?新能源发电企业如何获取收益?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在山东省临沂市,全国首次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竞价正在进行当中。有3000多个新能源项目参与,覆盖风电、太阳能发电两大类别。

据了解,本次改革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这些用户用电仍然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工商业用户电价将随电力供需、新能源发展等情况合理变化。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工商业等电力用户如何降低成本?对新能源发电企业来说,如何通过竞争获取收益?

在山东诸城,全球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的拉丝机加足马力24小时运转。作为用电大户,电费支出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入市后,企业可以根据更加灵敏的电力市场现货价格来排产。在山东济宁市的一个光伏项目现场,光伏板支架正在搭建,规划容量70兆瓦,计划年底前并网投产。这个增量新能源项目也参与了本次机制电价竞价。

专家表示,电力转型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既要保证电力的长期稳定供应,又要保证电力商品价格可承受,本次改革有望让新能源发展与制造业升级的步伐更加一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对新能源企业来说,能够激励企业更加注重项目经济性,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售电公司和工商业用户来说,需要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制定灵活的交易策略和用电方式降低成本。

在这个过程中,电力用户可以通过找到“时间差”来降低成本。比如,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候,用电价格会相对较低,这时候企业可以适当增加用电量。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可以减少非必需的用电行为,从而降低总体的电费支出。

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企业也需要通过“硬功夫”来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运营等方式,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效益。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总之,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电力市场将变得更加灵活和竞争。工商业用户需要找到合适的用电策略来降低成本,而新能源发电企业则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运营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

相关标签

财经科技环境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