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更强调公平正义与防卫权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8日 13:09(上海时间)
点赞 0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更强调公平正义与防卫权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处长张义健对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新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对现行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增添了新的群众关注的违法行为类型,并完善了处罚程序方面的制度。本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亮点是对“正当防卫”的规定,这被认为是“治安管理处罚领域的正当防卫”。

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本次修订了什么?根据什么原则?会带来什么改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处长张义健介绍,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将近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社会治安管理形势和社会治安管理制度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说二十年前,可能还没有无人机;高空抛物、抢方向盘妨害安全驾驶、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规饲养烈性犬等问题也没有那么突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水平、执法场所建设、执法保障设施也有待提高。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完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

这是一次比较全面的修订:在条文上由现行法119条增加到144条,增加了25条。增加了很多新的群众比较关注的违法行为类型。完善了很多处罚程序方面的制度。但在篇章结构、基本框架制度方面,对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个延续。

如何理解有关“正当防卫”的修订?张义健介绍,这次修订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公民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权采取防卫的措施。有人把它称为“治安管理处罚领域的正当防卫”。近些年来,一些治安案件中的防卫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大家对于在治安管理处罚领域增加“有权采取防卫措施”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实践情况来看,的确有一些案件处理得不那么合理。比如说,只要双方都动手,就都进行处罚。“和稀泥”式的执法引起了公民对执法公正性的质疑,处理效果也不太好,不能做到“案结事了”。

这次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明确,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造成损害的,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受处罚。然而,如果制止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的,还是要依法予以处罚,但是应减轻处罚,对于其中情节较轻的不予处罚。

这样规定之后,比较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也有利于保障公安机关公正处理案件。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