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第十五届全运会带火文旅业:如何把“赛事+”变成“钱袋子+”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6日 07:37(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的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市场热度迅速攀升。广州市内多个景区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和优惠政策,让“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消费热潮成为焦点。但是,如何才能让这股热潮持续下去,并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
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广州市内多个景区推出了“上新”特色主题活动,同时提供系列优惠政策,让“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消费热潮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在本届全运会期间,广州各大主题公园景区融合体育精神、生态文化等元素,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同时,广州还推出了近百万张免费及优惠门票,进一步激发了市民的观赛旅游需求。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这股热潮持续下去,并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答案在于“赛事+”模式的拓展。通过将体育赛事与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消费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深圳作为承接全运会赛事项目最多的城市,一直在探索“票根经济”与官方特许商品的结合点。通过开发2800多款特许商品,并利用“票根经济”的概念,将“赛事流量”迅速转化为“文旅增量”。
据统计,全运会周期内,服务人次将超过660万,酒店、门票的消费均超过10%的增长,用车的人次和消费金额超30%的增长。这充分证明了“赛事+”模式在激发消费方面的巨大潜力。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文旅业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通过持续深化“赛事+”模式,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有望在未来进一步释放消费热力,打造出更加繁荣的文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