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关税阴影下的生活:餐桌、账单与饭碗

随着美国新关税税率的实施,一周过去了,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开始受到影响。从餐桌上的选择到账单上的压力,人们正在感受着这场贸易战带来的变化。
在纽约州恩迪科特县,43岁的丽莎·梅兹勒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为家人准备晚餐。作为非营利组织员工,她的年收入37500美元,但生活却捉襟见肘。信用卡刷爆、房贷时常拖欠、依赖每月253美元的食品补助券,连给女儿做顿“正常的晚餐”都成了奢望。
然而,丽莎·梅兹勒的困境并非孤例。美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加征的关税,正通过供应链层层传导至美国民众的餐桌。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关税推升的全面通胀,正让食品杂货成为半数美国人的“主要压力源”。低收入家庭首当其冲,因其收入更大比例用于食品等刚性支出。食品银行等公益组织收到的需求暴涨。
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是阿迪达斯的第二大和第三大供应商,关税使公司损失数亿欧元,这将推高美国市场运动鞋售价。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商平台上,近三成的进口商品平均涨价6%,涵盖洗碗机、跑鞋、智能手机等众多品类。
本土制造业也受到影响。美国福特汽车因钢铁铝材关税导致成本骤增,从而提高了美国最畅销卡车F-150的价格。俄勒冈州尤金市一家自行车企业的总裁汉娜表示:“我们的自行车只能通过全球供应链才能生产,有些自行车零件从未在美国生产过。这可能摧毁企业和整个行业!”
在不确定性中,失业阴影也开始笼罩。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冷却劳动力市场,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就业岗位增长疲软。雅虎财经频道援引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已出现明显降温迹象。美国2025年7月失业率升至4.2%,新增就业岗位仅7.3万个,远低于预期。
随着关税的持续影响,普通美国人正用缩水的购物车、取消的假期和越来越长的账单,默默支付这场贸易博弈的代价。丽莎·梅兹勒们明天仍需要在房租与晚餐之间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