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套代购”陷阱:大学生如何避免违法

近期,三亚机场海关查获多起在校大学生参与“套代购”走私典型案件,提示大学生要注意法律风险
据了解,“套代购”包括“套购”和“代购”,这两种行为都已触碰法律红线。海关通过分析多起案例,起底不法分子三大套路:方式一,不法人员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工作兼职”“短期工”等方式招募大学生;方式二,不法人员借助大学生暑期前往海南旅游机会,通过为大学生提供机票、住宿及货款等方式诱骗大学生为其代购离岛免税商品;方式三,不法人员通过校内人员请托大学生帮忙为其购买离岛免税品。
大学生如何避免违法?首先,拒绝非法“兼职”“免费旅游”的诱惑,对任何涉及索要您身份信息、免税额度或要求您代为提货、带货的所谓“兼职”“跑腿”“帮忙”邀约,一律坚决拒绝。其次,了解政策法规,可以通过海关总署官网、海南自由贸易港官网、海口海关12360服务热线等官方渠道,充分了解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海关监管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
守护个人信息和购物额度安全,不出让牟利,这既是法律权利,更是法律责任。此外,在离岛提离本人购买的商品时,在机场、港口、返岛提货等提货点,务必仅提取本人实名下单购买的离岛免税品。切勿替他人提取、携带、运输任何免税品离岛。
三亚机场海关提示,只要有套购、代购的行为,无论数额多少,都属于违法行为。在什么情形下,参与“套代购”构成犯罪行为呢?有这三种情形:走私离岛免税品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以上;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依据不同情形处以拘役或一定期限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一定数额罚金或没收财产。
最后,离岛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且自海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