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秋季健康保养:专家揭秘寒露饮食调理和科学添衣方法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8日 10:16(上海时间)
点赞 0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专家提醒人们注意饮食调理和保暖,以保持身体健康。白露与寒露有何不同?如何通过“减辛增酸”和“滋阴养肾”达到最佳效果?
今天(10月8日),迎来了寒露节气。同为秋季节气,寒露与此前的白露有什么不同呢?饮食调理需注意哪些方面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从白露到寒露,“燥”是贯穿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因此“减辛增酸、润燥养肺”是不变的调理核心。
饮食上需要考虑两大原则:一是“减辛”,减少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刺激及煎炸熏烤类食物摄入,避免助燥伤肺。二是“增酸”,适当食用橘子、石榴、葡萄等,有助于收敛肺气、顺应秋令。此外,银耳、百合、莲子等润肺食材,可作为整个秋季的“饮食标配”。
同时,寒露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收敛、为过冬储能的关键时期。此时饮食方面,除遵循“减辛增酸”,还需注重“滋阴养肾”,可适当食用莲子、栗子、红枣等食材,帮助身体储存能量。若需“贴秋膘”,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山药炖排骨、红枣小米粥,避免油腻加重肠胃负担。
在运动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最好在上午10点前后,下午的3点前后锻炼,锻炼时间可以20分钟到半个小时。在寒流来的时候,适当增加衣物,不用出去锻炼,不要是越冷我越去练。对于补水,优先喝温白开水,避免冰水刺激;白天每1~2小时喝1次水,每次150~200毫升;晨起空腹喝1杯温白开水,唤醒身体机能;睡前1小时可少量喝水,约100毫升;避免夜间口干,但别过量喝水,以防起夜影响睡眠。
此外,对于“秋冻”的概念,专家提醒,这时候寒邪很容易从足底、头颈、腰腹、关节这些部位侵入身体,进而引发感冒、头痛、关节痛等不适。因此,科学添衣和保暖至关重要。通过揉按三阴交穴位,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可健脾益肾补肝,调和气血,提高自身的防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