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掉进帮信罪的坑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30日 07:36(上海时间)
点赞 0
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掉进帮信罪的坑

出售出租银行卡和电话卡可能会被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即所谓的“帮信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意见,对此类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处理原则。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等信息网络犯罪的增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简称“帮信罪”)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黑灰产业链。据统计,35岁以下的被告人占比超过80%,25岁以下的被告人占比三分之一,其中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涉案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提醒公众谨防掉进帮信罪的坑。意见明确坚持宽严相济,对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处于犯罪链条末端、情节较轻的人员,依法从宽处理。但“依法从宽”绝不是“一放了之,不管不顾”,“不刑”不是“不管”,免刑并非免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张建忠表示,对一般参与人员、被诱骗实施犯罪的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依法从宽惩处。同时,对于组织性、职业性和跨境协同实施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以及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骨干成员等,依法从严惩处。

在帮信罪的认定中,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是否符合“情节严重”是定罪量刑的关键。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汪斌介绍,实践中,还存在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不够统一等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帮信罪。

此外,对于行业“内鬼”依法惩处并宣告职业禁止,同时向涉案单位制发司法建议,促推涉案单位加强内部监管,压实主体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王鲁说,打击治理帮信及相关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更需要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秋红表示,意见既强调“抓末端,治已病”,宽严相济精准施策,也强调要“抓前端、治未病”,实施系统治理策略,打好“组合拳”;这既为强化打击帮信犯罪效果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将对遏制犯罪行为花样翻新、清除犯罪滋生土壤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