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鹤岗:以大数据和网格化管理为支撑的精准救助体系

近年来,黑龙江鹤岗市积极推进大数据技术和网格化管理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建立了基于动态监测、预警、帮扶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精准识别和有针对性的帮助。
黑龙江鹤岗市是全国闻名的矿区城市,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鹤岗面临着就业压力与老龄化挑战。为了兜牢民生底线,鹤岗市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力度。
近年来,鹤岗市组建由民政助理、协理员、社工、网格员构成的“大救助”入户探访队伍,健全主动发现机制。依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关注困难群众情况,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系统,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群体纳入关注范围。如果困难群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家庭成员突发疾病等,平台会发出预警信息,相关乡镇、街道收到预警信息之后立即开展线下排查。同时,鹤岗市还不断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优化和完善救助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鹤岗市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网格化管理办法,形成监测、预警、帮扶闭环工作机制。基于精准动态监测,全力避免低保对象错保、漏保等问题,也能够实现低保渐退等政策的精准落实。
鹤岗市积极推进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低保困难群众提供代帮代办、心理疏导等服务。对于独居老人,鹤岗市还提供了供养照护服务。在南山区麓林山街道民政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社区低保户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服务。
在推进就业困难群体的帮助方面,鹤岗市通过引入第三方,为近2000名重病重残、贫困独居老人等困难群众提供清洁居所、洗浴、剪发等多元服务,并为他们制定“一户一档”服务档案。同时,还推出了“邻里直聘窗口”服务模式,帮助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对接。
鹤岗市的做法表明,大数据技术和网格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支撑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机制,相信鹤岗能够更好地实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