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鸡蛋背后的致命危险:沙门氏菌的隐形威胁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鸡蛋表面的总细菌数量约达 150 万个,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特别是沙门氏菌,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耐盐、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周,在水中存活 3 周,在粪便中也能活 2 个月,轻则会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严重可能会导致死亡。为确保食用安全,我们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鸡蛋作为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鸡蛋表面的总细菌数量约达 150 万个,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这其中,沙门氏菌是一种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耐盐、耐低温的特性使其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周,在水中存活 3 周,在粪便中也能活 2 个月。更为可怕的是,沙门氏菌可能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母鸡生殖组织污染鸡蛋,进而还会污染到鸡蛋的内部。
面对这样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确保食用安全呢?首先,在购买鸡蛋时,要选择清洁和蛋壳完整的鸡蛋。其次,鸡蛋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或冰箱中,并注意与蔬果、肉等分开存放,以避免交叉污染。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清洗鸡蛋,因为过度清洗可能会破坏鸡蛋外壳的保护膜,使其更容易变质。但如果蛋壳表面有明显的粪便和污物,可以适当清洗一下,注意及时食用。
此外,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储存鸡蛋,因为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鸡蛋内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也会增高。同时,尽量不吃溏心蛋,因为这种状态下的蛋黄中心温度可能不足以杀死沙门氏菌,而全熟蛋的食用安全性则较高。如果实在爱吃溏心蛋,可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可生食鸡蛋”,并按照说明进行保存和食用。
最后,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开致病菌的伤害,在食用鸡蛋时应做到全熟,不建议使用开水冲鸡蛋,因为这可能无法达到杀死沙门氏菌所需的温度,也不建议吃毛鸡蛋,因为这些鸡蛋可能含有寄生虫以及各种致病菌,增加了食物中毒的风险。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因食用受污染的鸡蛋而导致的疾病风险,确保更安全、更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