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和平进程陷入僵局:美国“调解”背后的真实目的

近日,刚果(金)政府与反政府武装'M23运动'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已过,然而东部战火仍未平息。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多哈双轨调解机制受到质疑,特朗普政府的“美式调解”手法引发了争议。
刚果(金)蕴藏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其中钴储量占全球一半。美国前驻卢旺达大使埃丽卡·巴克斯-拉格尔斯讽刺说:“举办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并不能算作(达成)和平协议。” 刚果(金)前总统约瑟夫·卡比拉直言:“这(和平协议)不过是一份贸易协定,刚果(金)人民应得到真相,而不是一场外交秀。”
美国人工智能矿业公司科博尔德金属公司与刚果(金)签署“原则性矿产勘探协议”。据悉,科博尔德金属公司由硅谷大佬及华尔街资本支持,核心技术系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宗矿藏预测算法。国际环保组织“全球见证”矿产政策负责人埃米莉·斯图尔特表示:“我们看到援助被大幅削减,同时出现了对关键矿产的赤裸追逐,以及特朗普政府愿意用援助或军事支持达成交易的态度。这些动向对低收入国家尤为不利,当地居民将更容易受到剥削。”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副教授杰森·斯特恩斯指出,多哈原则宣言虽提供框架,但缺乏可执行性,难以落地,很难看到“M23运动”放弃其所占领土与矿产收益的理由。“如果按协议的逻辑推演,‘M23运动’最终必须解散——他们凭什么会去执行这份协议?”
刚果(金)东部地区紧张局势骤然升级,“M23运动”在北基伍省、南基伍省等地不断发起攻势,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卡塔尔的斡旋下,刚果(金)政府与“M23运动”7月19日在多哈签署原则宣言,承诺最迟于8月8日启动和平协议谈判,力争在8月18日前达成协议。然而,双方的积极表态与延缓执行形成鲜明反差。自双方签署多哈原则宣言后,战场态势持续恶化,相互指责不断升级。
“从前线情况看,虽然大家都在谈判,但在战场上似乎所有人都在为下一轮冲突做准备。”刚果(金)“阶梯”研究所负责人弗雷德·鲍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