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网信办出手:假新闻 Accounts 集体被封,揭露背后的猫腻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10日 21:04(上海时间)
点赞 0
网信办出手:假新闻 Accounts 集体被封,揭露背后的猫腻

国家网信办最近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依法处置一批违法违规账号。但是,有些账号的“死因”却耐人寻味。到底是什么样的账号会被封?它们又做了什么令网信办“动怒”的事呢?

最近,国家网信办持续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范网上新闻传播秩序。这一系列的行动包括处置违法违规账号,让那些假冒仿冒新闻单位、违规开展新闻采编和发布虚假不实信息的账号们收敛了起来。

据了解,有些账号在名称、头像、简介等地方使用与真正的新闻单位相同或相似内容,误导网民。这类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也是违法的。因此,这1200余个“冒牌”账号被依法关闭或禁言。

除了假冒者,还有一些账号未经许可就开展新闻采编发布工作,甚至冒用央视新闻栏目照片来吸引点击。这类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让真正的新闻工作者脸面无光。因此,这些“野蛮人”们也被网信办给予了惩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账号发布虚假不实信息,甚至恶意诋毁企业,干扰正常生产经营。这类行为不仅违法,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被依法禁言。

国家网信办表示,将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依法从严处置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对于这些“假新闻”账号的清理行动,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净化网络环境的一个必要步骤,但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更加透明地公布处置细则,避免过度限制正常的言论自由和创作空间。

另一方面,作为网民,我们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擦亮眼睛,不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秩序。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角,但我们的职责是做一个理性和负责任的网民。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