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当高考志愿遇上AI浪潮:如何选择不会被替代的专业?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6月25日 14:03(上海时间)
点赞 0
当高考志愿遇上AI浪潮:如何选择不会被替代的专业?

在人工智能席卷各行各业的时代,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才能避免被AI取代成为新的挑战。通过对600个本科专业的分析,我们发现即使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存在着AI冲击的风险。

随着高考季的到来,选专业成为了考生和家长们的新困扰。过去我们看重的是兴趣、就业前景,但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让这一切变得复杂起来。澎湃美数课对600个本科专业进行了分析,发现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的工学专业也面临着AI替代的风险。

这种风险不仅存在于文科类专业,更出现在理学、工学等领域。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报告,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失业率竟然超过了艺术史专业。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看似与AI最相关的专业,也并不完全免疫于被取代的风险。

那么,什么样的专业是安全的呢?澎湃美数课提出的评估模型揭示,仅有哲学、农学和历史学暂时没有高风险的专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专业就是未来最好的选择,因为还需要考虑社会对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接受度,以及现有标注数据的丰富程度等因素。

因此,在选专业时,考生们不仅要关注AI替代风险,还需要理解每个专业所包含的能力是否容易被标准化和大模型模仿。新闻学、翻译等专业虽然看起来与AI关系不大,但由于其核心能力容易被大模型学习,这些领域也面临着一定的取代风险。

从职业角度来看,编辑、翻译、金融服务等领域由于其业务流程相对标准化,也较容易受到AI冲击。这意味着,即使选择了理工科专业,也需要考虑到这些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是否容易被大模型替代。

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挑战,但它也在创造新的需求和机会。为了应对这一变化,高校开始推出交叉学科,如信息艺术设计,它结合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设计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然而,交叉学科的选择也需要谨慎,因为有些高校可能只是为了赶趋势而设立的“假交叉”专业。考生们应该关注学校的培养方案和已读该专业的学长学姐的评价,以避免踩入陷阱。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了每个人的必备素质。选择优先培养那些人工智能还无法替你去做的事,比如形成自己的认知框架、丰富自己的表达和协作能力,以及保持身体健康,不要被新技术的发展所左右。

最重要的是,不要过于焦虑,因为每一代年轻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机遇。通过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相关标签

社会科技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