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让古代文物重获新生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3日 17:39(上海时间)
点赞 0
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让古代文物重获新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建立了古陶瓷基因库,利用科技手段挖掘古代陶瓷信息,活化当代应用。该库已完成3000多套精选的样本采集,涵盖了近120万条古陶瓷基因信息。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一排排深灰色铁柜上,按序排列着上千个透明抽屉,抽屉内摆放着景德镇古陶瓷样本,时间跨度从晚唐到民国。与此同时,基因库的机器人也正在制作新的陶瓷标本。

据悉,古陶瓷基因库的建立是为了以科技手段挖掘古代陶瓷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活化当代应用。目前,基因库已完成3000多套精选的样本采集,涵盖了近120万条古陶瓷基因信息。

该库不仅可以帮助考古研究,还可以为主题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还将古陶瓷基因库中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熏“岁岁鸭”的主要数据开源提供,设计团队可以依据“岁岁鸭”的造型、纹样、胎料、釉料等数据,开发文创产品。

翁彦俊表示,开放的古陶瓷基因库,让社会大众能更广泛参与,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让古老的陶瓷焕发新的活力。同时,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也与北京大学开展合作,对元代到清代的青花瓷进行研究。在古陶瓷基因库的支持下,研究团队得以使用最先进的亚微米技术,观测到明宣德年开始的进口料和国产料共存的现象,这在古陶瓷研究领域是一个新的应用。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说:“我们为这些典型标本和对应修复瓷器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同时对考古资料、器物信息、样品状态、分析数据等进行汇总。”目前,基因库已应用范围包括复原古代社会、复原古代工艺、古陶瓷鉴定、当代文旅应用、讲好瓷器故事等。

在古陶瓷基因库的帮助下,一名荷兰古陶瓷收藏家为一件藏品“验明正身”。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利用基因库中的数据,对比后初步判断,这件瓷盘是晚清时期的一件民窑产品。翁彦俊说,将其各项特征数据与基因库中瓷器数据对比,就像给瓷器做了一次“DNA检测”,能较为准确判断其真伪与年代。

古陶瓷基因库的建立,不仅为景德镇古陶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也在不断探索,将古陶瓷基因库应用于更多领域,活化当代文化和创意产业。

翁彦俊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古陶瓷基因库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古陶瓷的研究和保护中来。”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