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秋冬种新技术引领未来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2日 23:16(上海时间)
点赞 0

各地积极推进秋冬种工作,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旨在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随着秋季的到来,各地开始抢抓农时,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秋冬种。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近七成。在黄淮海主产区,受益于有利天气,当地加紧抢种冬小麦。
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强化精细整地、加快土壤散墒等,以避免因土壤偏湿造成的烂耕烂种问题。同时,组织了全省1700多名农技骨干下沉一线服务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实现大范围高质量播种。
山东省提前将6000多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分解到具体地块,并推广抗寒早熟品种和抗湿晚播技术,以减轻晚播的影响。在四川广汉,针对近期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湿黏难以播种的问题,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创新推出了稻茬小麦免耕播种新技术,对原有播种机进行了轻微改造,实现了免耕播种。
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冬油菜也正在加紧播种中,进度已过九成。江西省统筹稻油轮作等资金2.4亿多元,支持扩种冬油菜,预计播种面积稳定在900万亩以上。而湖南省的冬油菜播种面积预计超过2000万亩。2025年,当地发布了10个主推品种,并因地制宜推广机械化直播等绿色增产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湖南益阳沅江市种植大户王剑良介绍了一台搭载北斗系统的机器,这台机子可以实现旋耕、播种、施肥的一体化。在播种方面,用北洞精准控制用种量,在用种的方面比平常或无人机或手工播种要节省在60%左右。农业农村部组织12个小麦油菜技术指导组,分赴重点省份开展指导服务,以确保秋冬种关键措施落实,提高播种质量。
通过这些努力和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业的未来将会更加高效、可持续。这些新技术和设备不仅能提高粮食产量,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这是值得赞赏和期待的。
相关标签
社会科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