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约评论

未来五年:中国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 12:15(上海时间)
点赞 0
未来五年:中国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计划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重点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期,中国政府提出“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种表述的升级,意味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因素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不断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过去五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未来五年将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时期。

“采取超常规措施”不仅意味着科研投入模式和研发体系的优化,也要求政策协同更加紧密,构建有利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生态。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挥,以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从大飞机到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突围证明,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是有效的。

然而,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的突破,并非轻易可成。这些领域涉及的技术门类多、产业链条长,任何一个环节受制于人,都可能导致被动。因此,加强基础研究,为原始创新提供持续滋养,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年,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下,科研人员将更有动力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这需要健全的分类评价体系、考核机制,以及完善的激励制度。同时,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也需要获得政策支持,如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以让企业“轻装上阵”,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应用落地。

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之一。距离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十年时间,未来五年的努力将至关重要。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斗,我国将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相关标签

科技时政国际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