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超级充电桩或将成为新能源车主的“心头好”

随着国家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的推进,超级充电桩是否能真正缓解“充电焦虑”?专家表示,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使纯电动车长途旅行变得更加轻松,但也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然而,大规模推广超级充电桩面临哪些技术难题?真的可以缓解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吗?
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所属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充电技术部车用充电部件室主任王娇娇。王娇娇表示,超级充电桩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显著高于常规充电桩功率水平的直流快充设备,是目前业界普遍将单枪输出功率在250千瓦及以上的直流充电设施定义为大功率充电设施。超级充电桩的核心目标是大幅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使电动汽车的补能体验接近传统燃油车加油的速度。
王娇娇认为,超级充电桩能够极大缩短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等待时间。例如,在服务区喝咖啡、上厕所的片刻时间,即可为电动汽车补充数百公里续航,大大节省了旅途时间。此外,高速公路网络覆盖的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使驾驶纯电动车进行跨省、跨市长途旅行,变得更加轻松可行。车主不必再因遥远的行驶里程和漫长的充电等待而感到焦虑。
然而,超级充电桩也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例如,高电压平台可以将车辆电池系统和充电桩的工作电压提升到800伏甚至1000伏以上,因此车辆电池和充电设备必须同时支持高电压平台及高功率充电协议。此外,大电流会产生巨大热量,如何高效、可靠地解决充电枪线、连接器、电池包内部在超大电流下的散热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难点。
为了保障既快速又安全地充电,超级充电桩通常会采用高性能功率器件。例如,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其开关速度快、导通损耗低、耐高温,能对大功率充电进行高效处理。此外,超级充电桩通常还会采用液冷技术,对充电枪线、功率模块进行强制冷却,保证安全并维持高功率输出。
总之,大规模推广超级充电桩,有望使纯电动车长途旅行变得更加轻松,但也存在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通过对电池的材料、结构设计、热管理系统进行不断创新,使电动汽车电池更好地承受超高倍率充电,才是解开“充电焦虑”之谜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