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运创历史新高:铁路发送旅客首超9亿人次,水上出行量同比增长6.1%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铁路发送旅客量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9亿人次,水上出行量也实现了同比增长6.1%。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其中,公路自驾出行量87亿人次,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73%。尤其是乡村自驾游,成了不少游客避暑纳凉的旅游打卡地。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阿莱·阿克拜表示,暑运期间,学生游、旅游流、研学游等人气高涨,有效拉动了我国旅游消费。预计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东北、西南、西北、海滨城市、避暑胜地、重点景区出行热度较高,北京、上海、西安等成为热门旅游城市。
铁路暑运旅客发送量首超9亿人次。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暑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铁路暑运客流以旅游、探亲为主,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单周客流量均在1亿人次以上,日均客流量约1500万人次,较2025年春运日均客流量高出220万人次。
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开行直通旅游列车同比增长1.2倍。西安至长沙、上饶至喀什,一趟趟旅游列车如同流动的纽带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带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暑运调图释放了暑期旅游消费的潜力,对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产品的丰富和市场的拓展都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也为文化旅游和铁路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水上出行方面,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暑运以来,全国预计水上发送旅客6694.2万人次,日均109.7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增长6.1%。海岛游、城市观光游、研学旅行等特色水上出行项目成为增长主力。在上海,当地交通部门通过“游船+美术馆”、特色餐食等方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游客可以选择购买“展览+游船”联程票,比单独购买展票和船票的价格共优惠7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