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特约评论

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夕阳红’幸福驿站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2日 22:44(上海时间)
点赞 0
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夕阳红’幸福驿站

针对农村独居或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各地探索创新方案,如日间照料中心和集中居住养老模式,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守护。目前,这样的日间照料中心已超过12万个,成为‘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中国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为1.2亿人,相较于城镇,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但是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等短板正在加速补齐,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在山西省运城市陶村镇日间照料中心,79岁的陶土旺是‘夕阳红演唱团’的‘元老’之一。每天,上午9时,活动室里就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就餐、娱乐,还有20多张床位供村里有需求的老人享受照护服务。目前,全国这样的日间照料中心已经超过12万个,成为老人们‘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针对‘空心村’数量较多,独居、留守老人生活、就医不便等突出问题,当地将乡镇闲置房屋改造成养老用房,供当地农村的独居或留守老人集中居住,为老人们养老提供方便。在‘幸福里’社区,入住的老人大多数是边远村、‘空心村’60到80周岁、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独居或留守老人。社区不仅改善了老人们的居住环境,还为他们提供午餐和晚餐,解决吃饭难问题,设有乐龄学堂、健康小屋、零工市场、幸福菜园等功能区。

设在‘幸福里’的健康小屋还解决了老人们的就医问题,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健康服务团队会定期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组织健康讲座,一些小的头痛脑热不出社区就可以解决。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改善了农村老人的生活条件,也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这种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关标签

社会健康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