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特约评论

翡翠吊坠价格差异引发的买卖纠纷:一场关于合同法律效力的争论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9月28日 14:06(上海时间)
点赞 0
翡翠吊坠价格差异引发的买卖纠纷:一场关于合同法律效力的争论

第一段:近日,一起翡翠吊坠因错标价格而引发的买卖纠纷案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商家在直播间将268万元的翡翠吊坠错误标价为26.8万元出售,被视为重大误解,而买家随后签订的转卖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成为焦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二段:司法认定重大误解的条件相对较高,至少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错误认识,可以是关于行为的性质,也可以是关于行为的相对人、交易标的的质量、数量等;二是行为的结果与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相悖;三是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与行为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四是行为人在客观上遭受了较大损失。本案中,商家由于助理少看了一个0,将268万元的翡翠吊坠错标价为26.8万元,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被认为构成重大误解。

第三段:转卖合同作为买家证明损失的证据,其法律效力成为案件焦点。商家怀疑该合同是“补签或伪造”,需要提供相应证据予以佐证。如果转卖合同真实有效,能够证明买家确因商家的违约行为而无法履行转卖合同,从而导致了较大损失,那么买家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如果商家能够举证该合同是事后补签或伪造的,可能会影响一审判决中关于“损失赔偿金额”的认定,二审将根据新证据进行重新评估。

第四段:在二审中,如果证明了“转卖合同”确实是事后补签或伪造,可能结果完全不同,“补签”和“伪造”法律后果也不同。司法的请求权基础将受到影响,一审的裁决将失去证据支撑依据,二审的结果会发生实质的改变。如果如此,二审需要重构证据体系,合理量化赔偿范围,可能直接影响转售逾期利益损失的支持基础,结果可能会较大幅度缩小赔偿范围。该案件涉及合同法律效力、重大误解认定以及赔偿责任等多个复杂问题,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

第五段:此外,该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商平台上商品价格标注的重视。为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电商平台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商品价格准确标注。此外,消费者在购买前也应仔细核对商品信息,以防止因误解而产生争议。通过此案件,我们可以看到合同法律效力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合同管理在避免纠纷方面的作用。

相关标签

法律社会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