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退役公交变身“养老助餐车”: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创新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28日 10:09(上海时间)
点赞 0
退役公交变身“养老助餐车”: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创新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推出“养老公交助餐车”,盘活闲置资源,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新思路,切实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安居佳苑小区门口,一辆写着“惠民餐厅”字样的黄色公交车格外引人注目。这不是普通的公交车,而是乌海市乌达区民政局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于2024年创新推出的“养老公交助餐车”。据了解,这些不再上路行驶的车辆,被固定投放至老年人口密集、商业餐饮稀缺的小区门口,为打通社区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思路。

乌达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母皓鑫表示,调研发现,乌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独居老人占比较高,“一些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做饭困难等原因,经常‘做一顿吃3天’,营养难以保证”。因此,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需要增加周边餐饮配套。但建设固定养老食堂面临投入大、周期长、覆盖有限等问题。乌达区民政局局长张庆胜告诉记者,他们看到一批闲置公交车即将被拆解,于是萌生了“变废为宝”的想法:“何不将它们改造成移动助餐车?”

经过严格的可行性评估与安全改造后,这些公交车被改造成移动助餐点。车厢内增设了厨房设备、智能结算一体机、储物柜等设施,开辟了就餐区,并配备了服务人员。据介绍,养老助餐车每天由老年中心厨房按照“按需订餐、统一制餐、配送分餐、服务就餐”的便捷模式供应餐食,为更符合老年人口味,每天保持约10种菜品,以“微利惠民”的“公益+市场化”原则,围绕“一老一小”,实施12元自助餐的定价策略。

据内蒙古福达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天乐介绍,根据民政补贴政策,已经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9类特定老年人就餐还享有早饭2元、午餐4元的补贴,“餐车同时面向社会开放,早餐时段许多上班族、厂区工人也来购买、就餐,反响很好”。

“公交助餐车一经推出就火了,因为切实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热度不减。”王春钢介绍,助餐车从早上5时营业到14时,提供种类丰富、营养健康的早餐、午餐,安居佳苑B区门口的助餐车日均有600人次就餐。说起69岁的王金凤老人,王春钢印象深刻,“王奶奶子女在外地工作,她每天早餐、午餐都来。她说不只是为了吃饭,更为了能和邻居们说说话、解解闷。”

助餐车成了社区的信息枢纽。“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吃饭,还聊天、交流信息。谁家有什么困难,社区需要提供什么帮助,很多时候都是在这里最先了解到。”母皓鑫说。让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单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乌达区探索出“政策输血+市场造血”双轮驱动模式。在政策支持方面,乌达区政府在设施场地、资金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助餐点每年可获得2万元运营补贴。同时,运营方积极开拓市场“造血”渠道。

据统计,目前乌达区投放了3辆养老助餐车,日均服务1500余人次。“一辆助餐车的投入不到固定食堂的十分之一,却可以服务多个社区,与建设养老食堂相比,助餐公交车最大的优势是灵活性强、覆盖范围广、投入成本低。”张庆胜表示。乌海市乌达区“养老助餐”创新实践产生示范效应。内蒙古多个盟市前来参观交流,计划推广这一模式。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