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中拉合作再升级:智慧农业与新能源汽车引领发展潮流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6日 22:16(上海时间)
点赞 0

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汇聚二十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合作机会。会议中,智慧农业和新能源汽车成为热点话题,中外嘉宾达成多项合作协议,预示着中拉经贸合作的广阔前景。

11月3日至4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商协会负责人和企业代表,他们聚集一堂,共商合作发展大计。会议的配套活动——中国—拉美企业对接洽谈会现场,气氛热烈,中外客商围坐一起,推介产品、讨论合作。

据古巴客商拉扎罗金·坎波斯·马丁内斯介绍,他与多家企业负责人交换了名片和微信,涉及农业、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一家专注于小型智能农机的公司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充分体现了中拉合作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潜力。

河南在农业大数据和智慧育种方面有着突出的实践成果,这也引发了中外嘉宾的广泛关注。第一次来到河南的乌拉圭卡内洛内斯省农村发展局总干事古斯塔沃·冈萨雷斯表示,高峰会期间,卡内洛内斯省农村发展局与河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约定共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并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与登记、技术培训等活动。这些举措预示着中拉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深入合作。

会场内外,随处可见“新”成果和“智”元素,从整齐列队的机器人到展厅内的新款无人机、自动驾驶巴士,来回穿梭的机器狗,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的实力,也让外国嘉宾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充满期待。

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会议上的热点话题。来自尼加拉瓜的约瑟夫·洛佩斯表示,他非常熟悉比亚迪、吉利和奇瑞这些中国品牌的汽车,知道它们已经走入了全球市场。在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广泛地融入当地公共交通领域。据“电动巴士雷达”平台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拉美地区已经有超过7000辆电动巴士运行,其中包括多个中国品牌。

总部位于河南的宇通客车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超过2000辆宇通新能源汽车出口到拉美,约占其对拉美地区总出口量的30%。这充分体现了中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潜力。

今年1月,中豫航空集团与墨西哥奥胜航空、费利佩·安赫莱斯国际机场签署合作备幕,开展以郑州为枢纽覆盖亚洲区域、以墨西哥城为枢纽覆盖拉美等区域的“双枢纽”合作。据维克多·卡德纳介绍,目前郑州至墨西哥城的货运航线已经实现每周5班,这也体现了中拉在航空物流领域的深入合作。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河南对拉美进出口值达到685.6亿元,同比增长10.5%。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5184亿美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中国连续多年保持着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以及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今年,蜜雪冰城开始布局巴西,这将带来大量投资。”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联席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嘉诺说,“中国有成千上万种产品,不仅可以出口到巴西,还能在巴西实现本地化发展。”据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巴西开设首家门店,并启动供应链工厂建设,预计未来将提供25000个工作岗位。

乌拉圭外交部副部长瓦莱里娅·苏卡西表示,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促进了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往来,她相信随着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化,将在更多领域取得坚实进展。这些合作和发展成果,让人看到中拉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也标志着两方关系的进一步升级。

总之,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为中拉经贸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双方将在智慧农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深入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体现了中拉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未来,两方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值得期待和关注。

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可以看到中拉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合作的潜力。这不仅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区域的稳定与繁荣。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拉关系将继续升级,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