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约评论

「工业游」带你重温共和国工业史上的辉煌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6日 03:07(上海时间)
点赞 0
「工业游」带你重温共和国工业史上的辉煌

三峡大坝和涪陵页岩气田等工业地标正以开放的姿态,变身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让我们重温共和国工业史上的辉煌之旅。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的到来,一批承载着共和国辉煌的“大国重器”与“工业地标”也正以开放的姿态,从生产现场变身为热门的“文化会客厅”。这其中,作为新中国水利史上里程碑的三峡大坝已不仅是一座“世纪工程”,在这个假期,它更化身为一座生动的“活态课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人们在此触摸工业遗存,体验智能的脉动,从一座大坝的今昔中切身感受国家工业的飞跃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坚实保障,读懂背后那份深厚的制造智慧与家国情怀。在三峡工程博物馆,讲解员指着陈列的工业遗存,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见证三峡工程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全过程。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专题博物馆,馆内汇集库区文物、工程图纸、机组部件等2000余件展品,结合声光电技术,全景展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建设征程,让游客感受背后的科技实力与民族智慧。

在“三维立体景观”多媒体展区,通过投影和裸眼3D技术等光影特效,以影片与沙盘同步演绎的方式展示大坝的建设过程,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大坝选址、截流施工、机组安装等历史性瞬间,深度参与这座超级工程的建设链条。国庆中秋假期,三峡大坝旅游区化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巨型科技体验馆。在博物馆二楼的好奇水电研学中心,二十多个家庭正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动手拼装小型水力发电机模型,体验水流驱动涡轮旋转、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实践,真切感受大国重器的智慧和力量。

科技赋能让大国重器的“可感”成为现实。景区全面升级的智慧讲解系统如同一位随身顾问,全程解读三峡工程的辉煌历程,深入浅出地揭示其在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游客手指轻点便能调出三维立体模型、建设史料影片,沉浸式感受现代工程的智慧与力量。

据了解,自2023年起,三峡大坝旅游区年接待量持续突破320万人,2023年达到3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未来,旅游区将继续深化“工程+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模式,让大国重器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与创新基因更加深入人心。

除此之外,涪陵页岩气田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作为我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正以“钢铁森林”般的压裂平台、趣味十足的智慧课堂,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制造”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看“地下气”如何变成“民生电”,解锁清洁能源开发的“破局密码”。

这几天,涪陵页岩气田生产基地和施工平台非常热闹,小游客们在多个体验区域沉浸式探索,页岩气开发的创新技术与运行原理在互动中变得鲜活。王红宾作为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述高抗硫管材国产化的故事,他和他的团队在反复试验中发现传统管钳拆卸高抗硫设备时很容易损坏部件。他连夜绘制、反复修改7张图纸,最终研发出专用工具,仅需3分钟就能精准拆卸,效率提升数十倍。这一突破不仅为企业节省大量维修费,更推动国产工具进入高端设备维护领域。

相关标签

文化科技旅游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