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特约评论

揭露帮信犯罪的新趋势:低龄化和职业化

来源: 特约评论发布时间: 2025年7月28日 23:43(上海时间)
点赞 0
揭露帮信犯罪的新趋势:低龄化和职业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旨在打击帮信犯罪,揭露了当前帮信犯罪呈现出的低龄化、职业化和跨境化特点。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旨在依法打击帮信犯罪,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等信息网络犯罪的上下游链条。据悉,当前帮信犯罪呈现出低龄化、职业化和跨境化特点,涉“两卡”犯罪案件数量仍处高位,帮信行为已经形成了“卡农—卡商—卡头”的组织模式。

数据显示,3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超过80%,25岁以下被告人占比三分之一。特别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群体涉案问题突出,一些电诈、洗钱犯罪团伙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涉世不深、法律意识淡薄的弱点,蛊惑、引诱其出售、出租自己的电话卡、银行卡,甚至将部分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发展成为“卡头”,社会危害严重。

针对当前帮信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意见》提出更为明确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政策指引规则,包括坚持综合认定、避免客观归罪,坚持严格标准,注重有效惩治等。同时,《意见》还强调了系统治理的重要性,要求办案机关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

对于组织性、职业性和跨境协同实施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以及实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指挥者、骨干成员等,依法从严惩处;对于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以及处于犯罪链条末端、情节较轻的人员,依法从宽处理。

《意见》发布后,相关部门将共同推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的综合治理,加强与金融、电信、网信、教育行政、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协作,共同打击帮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益。

参考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