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如何用“改写历史”来避免战争责任

日本近现代史学者石田隆至指出,许多日本民众尚未深刻认识到日本的战争责任,甚至将侵略行为淡化或忽视。我们采访了石田先生,以了解他对日本改写历史的看法和其背后的原因。
石田隆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说,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日本民众尚未深刻认识到日本的战争责任,“只有当我们正视错误,承认责任并自觉地防止重蹈覆辙时,才能真正避免再次犯错。”
他指出,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展开全面侵华战争。然而,在日本,这个日期及其背后的历史事件却鲜有人关心。“日本人更关注的是8月6日和8月9日,即日本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日期。”
石田说,日本的学校反复向学生讲述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内容,强调这是人类绝不能重蹈的悲剧与苦难。“但实际上,广岛和长崎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是日本向外派遣兵力与输送武器的据点,因此才成为原子弹攻击的目标,这一事实在日本几乎不被提及。”
石田还对日本政府推动修改历史教科书表达严重担忧。围绕卢沟桥事变,日本初中历史教材《国史教科书(第7版)》中写道:“日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时遭到不明枪击,8日拂晓,日军攻击国民革命军的阵地,两军陷入交战。”
石田认为,这种“改写历史”的做法是为了避免战争责任,“将所谓‘中方挑衅在先’的观点写入教材,意在为日本侵略辩护、美化侵略战争,其实只要想一下‘日军为什么会驻扎在北京郊外’就会明白,日军出现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挑衅。”
二战后,由于日本对侵略战争的追责不彻底、几乎闭口不谈侵略行为等种种原因,许多日本民众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的战争责任。对待过去的侵略战争,他们采取的往往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石田说,一些接受被改写的历史教育的人如今已经长大,他们并不了解战争历史的全貌,有些人甚至错误地以为那是一场“解放亚洲”的战争,这恰恰是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所宣扬的论调。